|
昆明医科大学Issuing time:2021-08-18 15:23 一、院校信息 院校名称:昆明医科大学 基地项目负责人:肖燕 基地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二、单位简介 上世纪50年代,昆明医科大学独立建校初期,成立了外语教学组,主要以公共俄语为主。七十年代恢复为外语教研室,以公共英语教学为主导,兼授医用拉丁语,医学英语和公共法语。外语部原隶属于基础医学院,2001年独立成立为外语部,成为昆明医科大学的一个新的二级部门。七十余年来,昆明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审时度势日益壮大。外语部也由建校初期的6位老师发展到今天的43余位老师,教授的语种和课程也由单一的公共英语发展至今日的公共英语、公共法语、医学英语、医学法语、泰语等。承担了学校所有本科、专科、研究生(硕士,博士,在职)专业的英语、法语、泰语课程教学任务。外语部现设有5个教研室,一个语言实验中心和一个行政办公室。多年来外语部始终确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昆明医科大学生的CET4通过率在全省名列前三名。 外语部自2001年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使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近几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有硕士学位的老师超过70%,高级职称的老师超过40%,所有中青年老师都经过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培训,40%以上的老师都到过国外进修学习。近几年来,外语部已从目前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学部门逐步转变为教学科研新部门,通过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学校的医学专业学科特点的确立,外语课程教学的研究方向,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外语部开设了与医学相关的课程50门以上,学科建设项目两个;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两项。 外语部语言实验中心从上世纪1982年成立(语言室),1984年购入第一套语言实验室。到2007年成立语言实验中心,现在有11套数字式的语言室870余座次。 外语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为初具规模的二级部门,在管理、教学等方面都在日新月异不断完善。 三、翻译技术教学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目标与定位 通过基础建设:包括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打造一个教学科研平台;培养一批合格的翻译技术师资,辅导老师能够完全胜任翻译技术教学、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建设校本特色翻译技术课程实现协同育人体系,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将企业行业技术前沿知识及对人才最新需求引入教学过程,促进学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在高校建设联合实验室,并开发有关的面向乙方优势学科的特色语料库/术语库平台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服务优势学科满足科研建设。 我们的发展定位在技术赋能下的特色翻译,含医学和法律的语言服务。因为大学英语专业资源丰富,为医学各领域的翻译实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在大学英语中开设技术翻译下的医学和法律语言服务课程,达到人人翻译的目的。 四、预期成果特色(翻译技术+) 1、建教学团队。建设校本特色语料库/术语库平台,服务优势学科建设,满足科研与教学实际需求。 2、打造技术赋能下的特色教材,展现中国学术、讲好中国故事。 3、翻译国学经典一部。 五、建设思路 首先,在甲方的帮助下,培训一批师资骨干;然后,开设翻译课并加入技术翻译的内容;边开课边打造技术赋能下的翻译教程;在各类型的课程中教师要做到以翻译促学习、以翻译促思政,还需要做好教师的工作,最后才能达到人人学翻译、人人做翻译的目的。 |